北京之行有感
浏阳五中 吴彩进
感谢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与组织,使得我有幸与其他三十几位教育的同行畅游北京。在这短短几天的相处中,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的新朋友,畅谈了对教育的新见解、新想法,而且还感受了北京的变化、目睹了她的风采,真是百闻不如一见。
感受一:人山人海、车多致堵
当我们一下飞机,就被地导小李用车接走,大巴士驶出机场不久,就开始了蚁步,走走停停。好在我们个个兴奋,充满了好奇,加之路的两旁也有不同的景色,以及同样龟行的各种各样的汽车,倒也不觉得无聊。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第一个景点——天坛。景点很美,但是人却很多,各种肤色、各种语言都在这里汇集,形成了人的海洋,我们就在这海洋里畅游。
感受二:历史厚重、皇家气派
北京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,从金朝起的800多年里,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,包括了帝王宫殿、皇家园林、庙坛陵墓等等方面。其中故宫又称紫禁城,是皇家建筑的代表,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。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。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的代表,园中山青水绿,被誉为万园之园。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寝墓群,规模浩大,极为壮观。这些建筑无一例外的具有以下特点:规模巨大、耗时长久、集当时国家的人力、财力。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则注重大方实用。像人民大会堂、中国历史博物馆、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。
感受三:珍惜传统、与时俱进
四合院是老北京的传统民居。它是东西南北四面建房,合围出一个院子,院子的外墙有组成了胡同的边墙,院内北房为正房,东西两侧为厢房,除了大门外,没有窗户或通道与胡同相连。但是,随着北京的长足发展,四合院这种传统民居变得越来越少,只留下像恭王府这样的王府建筑,如果不加保护和珍惜,他们将会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。随之而来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,所以北京的高楼大夏越来越多。像鸟巢、水立方、中央电视台的秋裤、国家大剧院等等。
总之,如今的北京,一片繁华。虽然在这几天的游玩中,我们有时候是在感叹古建筑的宏伟壮观;有时候是在感伤落后就要挨打和外国列强的欺凌的无奈,但是当我们站在天安门的主席像前时,那句经典名言又在耳边响起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”,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,我们有理由相信:在习总的领导下,我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!